(网经社讯)双11收官,商家们除了盘点战绩,更在应对一场由技术驱动的“新型退货”危机。近期部分买家利用AI制作假图申请“仅退款”,引起不少商家在网上吐槽。除利用AI软件制作假图外,围绕“仅退款”已衍生出更为系统的灰色产业。从服装到美妆、鞋袜、植物、生鲜果蔬,此类情况遍布各大电商类目。这股在大促后集中涌现的“退款潮”,不仅造成了商家的经济损失,更触及了法律的多重红线。(详见#网经社 专题:https://www.100ec.cn/zt/jttawh/)
对此,知名天使投资人、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&智库——#网经社 独家专访。

郭涛指出,“仅退款”灰色产业对电商生态造成全方位破坏,严重扰乱市场秩序。
对商家而言,不仅直接遭受货、款两空的经济损失,还需投入额外成本核验证据、应对纠纷,中小商家抗风险能力弱,可能因频繁恶意退款陷入经营困境,打击创业与创新积极性。
对电商平台来说,此类行为打破买卖双方权利平衡,引发商家对平台规则公正性的质疑,导致优质商家流失,同时平台需承担审核失职的法律风险与声誉损失,影响用户信任度。
对消费者而言,长期来看,商家为对冲风险可能提高商品定价、收紧售后政策,最终损害合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;且灰色产业的蔓延会滋生不诚信的消费风气,破坏公平交易的市场环境,阻碍电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郭涛表示,监管部门需完善法律法规,明确恶意退款的法律界定与处罚标准,落实AI生成内容强制标识要求,对违规AI服务提供者与篡改标识用户依法处罚;同时建立跨平台消费信用机制,将恶意退款行为纳入个人征信。
电商平台应优化规则与审核流程,打破“仅看图片即退款”的单一模式,增加人工审核环节,利用技术手段核验图片真伪,设置账号退款次数阈值与风险预警;对恶意账号采取封号等处罚,明确平台审核失职的赔偿责任。
商家需主动防控,发货时全程录像留存证据,优化售后沟通流程,要求买家提供多维度退款凭证;遇AI假图诈骗时,及时向平台申诉并向公安机关报案,联动行业协会共享恶意买家信息,共同抵御风险。

专家介绍:郭涛,天使投资人、知名互联网专家,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丰富的从业经历和商业咨询经验,现担任数十家政府、协会和智库专家顾问,主持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影响、人工智能技术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研究课题与项目,提出“郭涛机器人发展七阶段定律”,曾为近百家企业或政府有关部门提供“人工智能+”咨询或整体解决方案,参与投资或孵化十余家科技类公司。
【小贴士】
早在2024年7月23日,全国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节平台“电诉宝”联合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起“电商平台‘仅退款’调查行动”(详见:www.100ec.cn/zt/diansubao/),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。“电诉宝”(315.100EC.CN)显示,除拼多多外,抖音电商、淘宝、天猫、快手电商、京东、1688、全球速卖通、苏宁易购、微店、万师傅、千牛、小红书、TEMU、亚马逊等平台均涉及“仅退款”相关投诉。随即,在7月26日,淘宝宣布将优化“仅退款”策略。1688也表示从9月上旬开始,严厉打击恶意“薅羊毛”和恶意“仅退款”行为。
2024年8月1日,“电诉宝”上线国内首个电商商家“仅退款”第三方投诉通道(JTK.100EC.CN)。该投诉通道旨在平衡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权益,为商家提供一个公正的维权渠道,并移交、督办入驻电诉宝的各大电商平台进行二次审核,减少错判误判,以应对日益增多的“仅退款”争议。

历时近一个半月的调查,于2024年9月4日发布《2024年电商平台“仅退款”调查报告》(报告下载:www.100ec.cn/zt/24jtk/)。《报告》汇聚20余位电商行业专家、律师真知灼见。此外,在本次“电商平台‘仅退款’调查行动”中,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还收集了来自近2000位商家及1000位消费者的问卷反馈,他们主要来自淘宝/天猫、京东、拼多多、唯品会、抖音小店、快手小店、小红书等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